跳遠(曾稱為急行跳遠)是一種田徑運動之中的田賽項目之一,亦是男子十項全能及女子七項全能比賽中的其中一個項目。

 

歷史

跳遠這項運動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早於公元前708年於古希臘舉行的第十八屆古希臘奧運會已經設有跳遠這個比賽項目。當時的選手會在每隻手上攜帶類似啞鈴的重物,這些重物會於選手起跳時擺動,令身體的衝力增加,並在騰空下墮時向後拋出,使選手跳得更遠。至於當時的比賽場地,則是在競技場上挖鬆土地成沙坑,並在沙坑前設置一木板作為「起跳板」。

在古希臘奧運會中有記錄的最遠跳遠距離,要數公元前一名為Chionis的選手所做出的7.5米成績。

及至近代,跳遠運動列入比賽的例子則始於英國:

至於近代最早的跳遠項目,據考證是1860年英國牛津大學運動會跳遠冠軍帕烏爾,記錄為5.28米。而跳遠比賽時不得持物,以及跳板與沙坑水平表面齊平的規定亦於19世紀末確立。

1800年,蘇格蘭運動會加入跳遠比賽;

1814年,德國體操日增設跳遠項目;

1851年,英國牛津大學的田徑比賽項目加入跳遠。

 

現代跳遠

跳遠是指通過起動,經過一段距離的助跑,準確地踏上起跳板進行起跳,騰空,並在空中做出一定的技術動作,雙足落在沙坑裡,比遠度的跳躍運動.根據空中動作的不同分為蹲距式,挻身式,走步式三種姿勢。

比賽時,運動員先按順序 試跳三次,為預賽;按成績選出八名,再試跳三次,為決賽.最後以六跳中的最好成績,作為個人的最後成績,並判定名次。

 

重要的規則

  • 助跑道的寬度不少於1.22米,長度不限制。
  • 不允許在助跑道上設(放)置標誌,但可將大會提供的標誌設在助跑道外側。
  • 風向風力計可設置在距離起跳板20米處,若風度超過2米,則該記錄不予承認(順風時)。
  • 每次試跳,在聞到裁判員通知跳開始時,必須在規定時間1分 30 秒內完成試跳,逾時以失敗論。

 

技術動作的演變

跳遠的技術是由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動作過程連續完成的.助跑與起跳的緊密結合,是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這四個動作過程是統一的整體,無論哪一個環出現問題,都會影技術水平的發揮和成績的提高。

跳遠的騰空技術有蹲距式,挻身式,走步式三種姿勢。

在跳遠運動發展過程中,跳遠技術的改進,主要是起跳後空中身體姿勢的變化和發展.1890年以前,採用的是原始的蹲踞式跳遠,即起跳後立即團身,並自然向前伸小腿落地.1895~1935年採用蹲踞式和半蹲挻身式跳遠.1935~1960年,挻身式跳遠日趨完善,並出現了走步式跳遠.目前,男子高水平運動員基本採用更加完美的走步式跳遠,女子高水平選手多數採用挻身式或走步式。

 

(1)蹲距式

起跳進入騰空後,上體保持正直,擺動腿的大腿繼續向上擺動,兩臂快速向前上方擺起,起跳腿開始屈膝前擺,向前腿靠攏,隨兩腿上前舉,在空成蹲踞式,落地時,兩臂向後擺動,同時前伸小腿緩沖落地。

 

(2)挻身式

騰空後擺動腿的膝關節伸展,小腿自然地向前,向下,向後方成弧形擺動,兩臂放鬆下垂,稍向後側伸展.此時,後腿與向後擺的擺動腿靠攏,挻胸展髖,成展體挻身姿勢,然後,兩臂上舉,兩腿快速向前擺,收腹舉腿,積極前伸小腿,同時兩臂配合由上至下後擺,緩衝落地。

 

(3)走步式

起跳成騰空後,擺動腿以髖關節為軸,以大腿帶動小腿,做向前,向下後方擺動,同時起跳腿向抬大腿,屈膝,前擺,隨即前伸小腿,完成空中交換步動作,同時,兩臂配合腿部動作,協調地做大幅度繞環擺動.接著將擺到體後的擺動腿屈膝前擺,與起跳腿靠攏.這時兩臂經體前,向下後方擺動,前伸小腿落地,在空中形成兩步半的走步式。

Long Jump 02.jpg 

場地器材

用於跳遠助跑的跑道,寬度為1.22~1.25米.長度不得短於40米.助跑道左右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跑進方向的總斜度不超過1:1000。

用於跳遠起跳的白色標誌板為起跳板.起跳板應為長方形,長為1.21~1.22米,寬度為20厘米,厚度為10厘米.一般是木料制作。

起跳皮靠近沙池落地區一端的邊緣為起跳限制線.一般用紅線和沙台標出.比賽時,如果運動員腳部在起跳中踩過起跳線即為犯規,成績無效。

落地區是跳遠起跳騰空後的落地區域,一般為填滿鬆軟沙子的坑.沙坑的最小寬度為3米,沙坑的遠端與起跳板的距離不得短於10米。

 

十項全能比賽得分計算公式,其中T為秒、D為公尺/米、d為公分/厘米: 

跳遠0.14354×(-220)1.4 

 

 

 

***

聽障世界紀錄:

成績

選手 (出生年份)

國籍

日期

地點

7.94

SMITH Charles (1966)

USA

30 7 1983

New Britain, United States

7.25

HANNU Vesa (1950)

FIN

10 7 1971

Kuortane, Finland

7.15

HANNU Vesa (1950)

FIN

12 8 1969

Belgrade, Serbia

6.99

RAMBORGER William (1942)

USA

13 5 1966

St. Mary, United States

6.94

SIMONENKO Anatole (1936)

URS

27 8 1957

Milan, Italy

6.80

ENGBERT Tage (1918)

SWE

14 6 1943

Falköping, Sweden

6.79

ASTRÖM Karl (1916)

SWE

9 8 1942

Stockholm, Sweden

6.74

ENGBERT Tage (1918)

SWE

28 8 1940

Borås, Sweden

6.73

ASTRÖM Karl (1916)

SWE

26 8 1939

Stockholm, Sweden

6.63

REINMUND Paul (1904)

FRA

15 7 1934

Paris, France

6.60

REINMUND Paul (1904)

FRA

20 6 1926

Paris, France

5.81

RUELLAND Yves (1897)

FRA

14 8 1924

Paris, France

 

 

聽障奧運紀錄:

成績

選手 (出生年份)

國籍

日期

地點

7.63

BARTON-SMITH Dean (1967)

AUS

10 1 1989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7.40

SMITH Charles (1966)

USA

12 7 1985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7.33

BEDNAREK Miroslaw (1960)

FRG

12 7 1985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7.19

SAYEVSKYY Oleksandr (1954)

URS

20 7 1977

Bucharest, Romania

7.15

HANNU Vesa (1950)

FIN

12 8 1969

Belgrade, Serbia

6.94

SIMONENKO Anatole (1936)

URS

27 8 1957

Milan, Italy

6.73

ASTRÖM Karl (1916)

SWE

26 8 1939

Stockholm, Sweden

6.40

REINMUND Paul (1904)

FRA

21 8 1935

London, Great Britain

6.35

REINMUND Paul (1904)

FRA

23 8 1931

Nuremberg, Germany

6.12

REINMUND Paul (1904)

FRA

20 8 1928

Amsterdam, Netherlands

5.81

RUELLAND Yves (1897)

FRA

14 8 1924

Paris, France

 

 

 

 

參考網站

http://www.weefish.com/ask/跳遠

http://hk.geocities.com/pttrackandfield/new_page_61.htm

http://www.400m.idv.tw/400m/skill/long/lj.htm

http://www.deaflympics.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奧戰士 的頭像
    聽奧戰士

    Silent Power - 【我不知道極限在哪裡】─ 安慶隆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