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情故事與生活點滴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週六舉辦安慶隆及加油團慶功宴

邀請安慶隆,王文祥教練,愛琪老師當貴賓

 

宴會開始用餐後真是亂到沒辦法控制

一整晚不停有人找安慶隆拍照、簽名

還好安慶隆他們一行人很配合,也很high,不覺得我們失禮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壹、「聾人文化」一詞是外來語,源出於美國

美國是民族大熔爐,呈現多采多姿、燦爛繽紛的文化。對於不同的文化,美國人已經建立即使無法接受,也能加以尊重的觀念。在眾多的文化當中,最令我們關心的便是所謂的「聾人文化」。

文化的產生,肇始於血統、語言和生活習慣,而以語言的影響力最為重大。不同語言產生不同風格的文化,也深深決定了此文化的內涵。聾人以手語為母語,加上聽覺障礙,無法或難以接受聲音訊息的刺激,在無聲當中完全依賴視覺吸收資訊的情況下,發展出獨具一格的特殊文化來。

我們都知道文化是自然力造成的,往往經歷漫長歲月的演變,去蕪存菁,始有今天的風貌,因而要去改變是十分困難的。它所造成的價值觀深深地牽制著人們的觀念與思想,試舉一個例子:美國奧克蘭是一個黑人都市,如果一戶白人家庭遷移到那個地方落戶,則他們必須去接納當地的黑人文化,否則必會格格不入。可是,即使這戶白人家庭能表達出對黑人文化的高度接納,他們的黑人鄰居對他們仍會有微妙的感覺,原因無他,膚色不同,文化不同,自然會產生「非我族類」的自我心中意識。而華府特區也是黑人都市,黑人人口達該市總人數約70%以上,市長選舉時理所當然都是由黑人當選,假若美國聯邦政府是個專制的政府,派了一位白人市長去治理首都,你想,會有什麼結局?

「物以類聚」正是文化發展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唯有具備相同背景的人才易於相互接納,融為一個族群。美國聾人經過一百多年的聾教育的發展,已醞釀出極為成熟的「聾人文化」來,其具體的成果展現在1988年高立德的學運上。

當年,華府高立德大學校長出缺。這是一所擁有125年歷史的全球最高聾人學府,譽滿全球,已成為全球聾人心目中的聖地。百餘年來,校長一直由聽人擔任,儘管這所名校培育出來的聾人菁英輩出,取得博士學位且擁有教授及行政主管資歷者更是多如過江之鯽。然而,董事會在遴聘新校長時從未考慮到這些聾人人才,他們決定聘請一位完全不諳手語,完全沒有聾人事務工作背景的女學者擔任新校長。消息傳出,全校譁然,數千名聾人師生原本企盼由聾人出任這個大家長,藉以表現出聾人傑出的才幹與能力,至此完全破滅。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安慶隆是我同鄉,同一間國小、國中畢業,

大我兩歲,在我認識他時就已經有聽覺障礙了,不過並沒有現在嚴重,
那時在沒有裝助聽器下,暫且還能用言語溝通,
因為他的聽覺障礙,小時後的幾位死黨包括自己,有時都會捉弄他,
對他開一些小玩笑,不過並未因此而跟我們這幾位朋友翻臉,
雖然有委屈但都還以微笑面對著我們,在我內心想,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故事開始

名模林嘉綺身穿薄紗,化身海中女神,從聽奧田徑場的南塔,緩緩降下,舞台四周用藍色布幕,營造出大海的意像,海中女神雙腳漫步,雙手擺動,飛翔在舞台上方,陸軍專科學校學生,拿著稻秧,排成田的形狀,而台北啟聰學校學生鄭昆興飾演小牧童坐在竹編的水牛上。

海中女神用手語,跟小男童說:「這是一塊美麗的土地,用心就會成功,你就是力量!」,男童試圖從海螺聽到聲音並得到女神鼓勵。

(原住民歌手胡德夫清唱太巴塱之歌,高唱振奮人心的聽奧加持曲「Power in me」。)

後來,小牧童長大了,由安慶隆飾演的農人,拿著充滿祝福的海螺送給總統夫人周美青女士。

周女士送給林菁瑛小妹妹,用手語說:「這是一塊美麗的土地,只要用心就能成功,你就是力量!」小女孩用手語回應「我就是力量」並將象徵「希望」的海芋送給周女士。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尊嚴、價值

在啟聰代課前後已有七八年了。不曉得是怎回事,教到後來,越教沒信心。是我的手語不好嗎?不可能!專業素養不夠嗎?倒不見得!那麼,問題在哪? 



問題在我沒有辦法讓學生們清楚地瞭解身為聾人應有的尊嚴和價值。 

我常告訴學生一些優秀聾人的故事,但打開課本,我必須教花木蘭、岳飛的故事。我們的國語文課本完全是為一般學生編寫的,並沒有考慮到啟聰生的需要,為他們編專用教材。相對於「鄉土化」的呼聲高唱入雲,「啟聰化」卻還在萌芽中。 



又如健康教育課本,沒有提示身為聽障者應有的心理適應,他們要如何與一般人溝通及接觸、碰到挫折時要如何求助與自助、在無聲中如何注意安全、如何使用助聽器、如何保護殘存的聽力、聾人彼此通婚問題的探討、家族性聾及遺傳的原因、聾父母如何教養下一代、聾夫妻如何經營家庭。這些問題,啟聰生都無法從課本中得到解答。 



把啟聰生當一般學生來教,如何能讓他們了解到身為聾人的價值和尊嚴呢? 



一隻猴子從小吃母狗的奶長大,沒人告訴牠:「你是猴子。」結果牠自以為是狗,沒有學到猴子應有的種種技能,反而學母狗叫,變得什麼都不是。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的產生,肇始於血統、語言和生活習慣,而以語言的影響力最為重大。不同語言產生不同風格的文化,也深深決定了此文化的內涵。聾人以手語為母語,加上聽覺障礙,無法或難以接受聲音訊息的刺激,在無聲當中完全依賴視覺吸收資訊的情況下,發展出獨具一格的特殊文化來。"

-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秘書長趙玉平

 

今年藉著台灣首度舉辦聽障奧運的機會,我們除了支持並祝福安慶隆以及所有台灣選手成功之外,也希望能透過聾人的視野來介紹更廣大的聾人世界,讓大家經由這些故事一同來瞭解並關心這風格獨特的文化內涵。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的產生,肇始於血統、語言和生活習慣,而以語言的影響力最為重大。不同語言產生不同風格的文化,也深深決定了此文化的內涵。聾人以手語為母語,加上聽覺障礙,無法或難以接受聲音訊息的刺激,在無聲當中完全依賴視覺吸收資訊的情況下,發展出獨具一格的特殊文化來。"

-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秘書長趙玉平

 

今年藉著台灣首度舉辦聽障奧運的機會,我們除了支持並祝福安慶隆以及所有台灣選手成功之外,也希望能透過聾人的視野來介紹更廣大的聾人世界,讓大家經由這些故事一同來瞭解並關心這風格獨特的文化內涵。

本系列擷取自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聽障文化珠璣集,作者為秘書長趙玉平先生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