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是一種田賽競技活動。又稱急行跳高。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騰空過桿與落地等動作組成,以其最後成功地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計算成績並以此判定名次。

跳高可以分為三種方式:

剪式:最安全,但可跳高度為最低

滾式

背越式:可跳高度為最高,現時奧運比賽普遍採用。

 

歷史

起源於古代人類在生活和勞動中越過垂直障礙的活動。

現代跳高始於歐洲。18世紀末蘇格蘭已有跳高比賽,19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於歐美國家。1827年9月26日在英國聖羅蘭·博德爾俱樂部舉行的首屆職業田徑比賽中,威爾遜(Adam Wilson)屈膝團身跳越1.575公尺,這是第一個有記載的世界跳高成績。

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臥式、背越式等過桿技術,現絕大多數運動員都採用背越式。跳高橫桿可用玻璃纖維、金屬或其他適宜材料製成,長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比賽時,運動員必須用單腳起跳,可以在規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試跳,但相同高度只有3次試跳機會。男、女跳高分別於1896年、192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現代跳高

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臥式、背越式等過竿技術,現絕大多數運動員都採用背越式。 比賽時,運動員必須用單腳起跳,可以在規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試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試跳機會。男、女跳高分別於1896年、192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由於技術類型不同,運動員在完成助跑、起跳、過竿、落地的各動作方法上各有差異。助跑使人體產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時的支撐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動作。背越式跳高採用的是弧線助跑,距離長,速度快,動作自然。其他姿勢一般都採用直線助跑,距離短,速度較慢,身體重心低。起跳是人體在助跑後,迅速轉變運動方向向上騰起,為過竿做好準備。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時,起跳腿是在遠離橫竿一側起跳。俯臥式和滾式跳高時,起跳腿是在近於橫竿一側起跳。背越式為曲腿擺動,其他姿勢一般為直腿擺動。背越式過竿時,身體由側對橫竿轉向背對橫竿,然後以手臂、頭、肩順序過竿﹔髖部在竿上充分伸展成背臥和反弓姿勢。身體過竿後,收腹舉腿,用背部落在海綿包上。俯臥式過竿時,擺動腿先擺過竿,身體在竿上沿縱軸翻轉成俯臥姿勢,隨即轉頭潛肩,起跳腿後伸外翻,最後落地。過竿動作分為"平翻式"和"潛入式"兩種。背越式、俯臥式姿勢因過竿時人體重心離竿較低,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是較優越的過竿方式。而背越式又較俯臥式易於掌握。

 

High Jump 02.jpg 

 

每次試跳時間不得超過1分鐘,每一高度有三次試跳機會。跳高比賽如果出現選手最好成績相等,需按以下規定評定名次:第一,出現在成績相等的高度上,試跳次數較少者名次列前﹔第二,如成績繼續相同,以試跳失敗次數比較少者名次在前﹔第三,如成績仍然相同,當涉及第一名時再進行決定名次的比賽,其餘名次並列。

 

除犯規外,跳高比賽中運動員每次跳過的高度均為有效成績。選手有下列之一情況即判犯規:

1、使用雙腳起跳﹔

2、由於運動員的試跳動作致使橫竿未能停留在橫竿托上﹔

3、在越過橫竿之前,身體觸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區,但如果裁判員認為運動員並沒有受益,則不應由此而判該次試跳失敗﹔

4、無故延誤時限﹔

5、當裁判員通知運動員試跳開始後,運動員才決定免跳,當時限已過時,應判該次試跳失敗﹔

6、試跳時,運動員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將從橫竿托上掉下的橫竿放回﹔

7、無故錯過該次試跳順序。

 

跳高橫竿可用玻璃纖維、金屬或其他適宜材料制成,長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跳高落地區至少長5米,寬3米,助跑道長度不限,最少為15米。如果條件許可,應不短於20米,呈扇形。跳高架應有足夠的高度,須配穩定放置橫竿的橫竿托,兩立柱之間距離為4-4.04米。

 

十項全能比賽得分計算公式,其中T為秒、D為公尺/米、d為公分/厘米:

跳高0.8465×(-75)1.42 

 

 

 

***

聽障世界紀錄:

成績

選手 (出生年份)

國籍

日期

地點

2.12

KUEHN Patrick (1961)

USA

27 6 1984

Austin, United States

2.03

KAUT Petr (1966)

TCH

18 5 1984

Ludwigshafen, Germany

2.02

VASSILEV Nikolai (1955)

BUL

19 7 1977

Bucharest, Romania

2.01

FOSTER Harold (1948)

USA

22 7 1973

Malmö, United States

1.98

FOSTER Harold (1948)

USA

10 5 1969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1.96

SLUTSKY Emmanuel (1933)

URS

26 8 1963

Stavropol, Russian Federation

1.95

SLUTSKY Emmanuel (1933)

URS

7 8 1960

Stalingrad, Russian Federation

1.85

SLUTSKY Emmanuel (1933)

URS

29 8 1957

Milan, Italy

1.81

SAARIKOSKI Paavo (1934)

FIN

9 7 1955

Turku, Finland

1.81

SÖDERGÅRD Bror-Erik (1927)

FIN

9 7 1955

Turku, Finland

1.78

HAASE Heinz (1924)

GER

14 6 1953

Dresden, Germany

1.78

GRYTNES Endre (1924)

NOR

5 7 1950

Bergen, Norway

1.77

SÖDERGÅRD Bror-Erik (1927)

FIN

13 8 1949

Copenhagen, Denmark

1.75

LEHTONEN Veikko (1915)

FIN

31 7 1937

Tampére, Finland

1.75

LARSEN Aage (1912)

DEN

24 6 1934

Copenhagen, Denmark

1.73

BRUNNER Antoine (1900)

FRA

14 7 1926

Metz, France

1.58

RUELLAND Yves (1897)

FRA

13 8 1924

Paris, France

 

 

 

 

 

 

 

 

 

 

 

 

 

 

 

 

 

 

 

 

 

 

 

聽障奧運紀錄:

成績

選手 (出生年份)

國籍

日期

地點

2.05

IAKUNIN (YAKUNIN) Konstantin (1961)

URS

9 1 1989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2.03

BROWN Jeffrey (1963)

USA

11 7 1985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2.02

VASSILEV Nikolai (1955)

BUL

19 7 1977

Bucharest, Romania

2.01

FOSTER Harold (1948)

USA

22 7 1973

Malmö, United States

1.90

KEGLER Frank (1941)

GDR

13 8 1969

Belgrade, Serbia

1.90

FOSTER Harold (1948)

USA

13 8 1969

Belgrade, Serbia

1.90

SLUTSKY Emmanuel (1933)

URS

1 7 1965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1.85

SLUTSKY Emmanuel (1933)

URS

29 8 1957

Milan, Italy

1.77

SÖDERGÅRD Bror-Erik (1927)

FIN

13 8 1949

Copenhagen, Denmark

1.72

LEHTONEN Veikko (1915)

FIN

19 8 1935

London, Great Britain

1.70

NISSEN Hans (1904)

DEN

23 8 1931

Nuremberg, Germany

1.58

RUELLAND Yves (1897)

FRA

13 8 1924

Paris, France

 

 

 

 

 

 

 

 

 

 

 

 

 

 

 

 

 

 

 

參考網站

http://host.pzps.tyc.edu.tw/~tny/14.htm

http://sports.39.net/ydxm/tjyd/tg/

http://www.swcs.edu.hk/info/teaching/subject/pe/taeching_Pe/跳高.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聽奧戰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