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價值
在啟聰代課前後已有七八年了。不曉得是怎回事,教到後來,越教沒信心。是我的手語不好嗎?不可能!專業素養不夠嗎?倒不見得!那麼,問題在哪?
問題在我沒有辦法讓學生們清楚地瞭解身為聾人應有的尊嚴和價值。 我常告訴學生一些優秀聾人的故事,但打開課本,我必須教花木蘭、岳飛的故事。我們的國語文課本完全是為一般學生編寫的,並沒有考慮到啟聰生的需要,為他們編專用教材。相對於「鄉土化」的呼聲高唱入雲,「啟聰化」卻還在萌芽中。
又如健康教育課本,沒有提示身為聽障者應有的心理適應,他們要如何與一般人溝通及接觸、碰到挫折時要如何求助與自助、在無聲中如何注意安全、如何使用助聽器、如何保護殘存的聽力、聾人彼此通婚問題的探討、家族性聾及遺傳的原因、聾父母如何教養下一代、聾夫妻如何經營家庭。這些問題,啟聰生都無法從課本中得到解答。
把啟聰生當一般學生來教,如何能讓他們了解到身為聾人的價值和尊嚴呢?
一隻猴子從小吃母狗的奶長大,沒人告訴牠:「你是猴子。」結果牠自以為是狗,沒有學到猴子應有的種種技能,反而學母狗叫,變得什麼都不是。